东南亚地区知识产权保护实务

杨敏

2024/09/14

9月6至7日,在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指导下,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广州分中心与广东省海外知识产权保护促进会主办的“2024年广州市海外知识产权人才培训系列第二期:东南亚地区知识产权保护实务培训班”圆满结束。本次培训是一项针对当前全球化商业环境下,企业在海外市场运营中面临的知识产权挑战而设计的专项培训。路盛律师事务所杨敏律师、甘澄宇律师及罗思国际合伙人杨熠受邀参加本次研讨会并在会中作主题演讲。

 

第一部分:东南亚主要国家商标纠纷诉讼策略及案例分享

  • 杨敏,路盛律师事务所高级律师
  • 甘澄宇,路盛律师事务所律师

 

一、应对商标纠纷时需关注的关键策略

 

1.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商标抢注,包括收集商标创造和使用的证据、积累商誉,并利用各国关于未注册驰名商标的保护机制。

2.中国企业应深入研究东南亚各国对于注册商标效力的规定,特别注意有关商标撤销的法律规定。各国对于因连续不使用而导致商标被撤销的时间要求各不相同,例如,印尼和马来西亚规定连续三年不使用可能导致商标被撤销,而新加坡、越南和菲律宾则要求连续五年不使用。此外,还需了解各国对于使用证据的具体要求。在商标撤销程序中,不同国家对于举证责任的分配也有差异,比如在印尼、泰国和马来西亚,举证责任通常由提出撤销申请的一方承担,而新加坡则是由商标的权利人负责提供证据。

3.掌握东南亚各国提供的多元化维权途径,从而采纳灵活和高效的解决方案。

1)了解各国民事诉讼相关特殊要求,如管辖法院、审级制度、海外证据的采纳规则以及举证责任的分配等;

2)了解并利用行政、海关、刑事手段以及协商和解等多种维权方式;

3)重视各国特有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例如新加坡发达的仲裁和调解体系。

 

二、多种知识产权的组合保护策略

在商标注册之外,中国企业还可以根据自身产品及包装装潢的特点,采取多种知识产权进行交叉和重叠保护。例如,注册外观设计专利、进行著作权登记,及通过积极使用和推广建立产品及包装装潢的市场知名度,进而获得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相关保护。

 

三、线下商标侵权纠纷解决的概况及特点

东南亚市场面临着相对不完善的法规框架,加之执法机关在处理相关IP案件时经验有限,且易受政治、宗教、文化的多元影响,导致企业在该地区可能遭遇复杂的合规挑战。企业在在海外维权的过程中,可以充分了解当地的法律环境,来决定打击的总体策略。另外,海外律师/机构在沟通上可能与国人存在文化差异,需要特别注意收费方式、节点、验收成果等,以免产生误会。

 

四、线下商标侵权纠纷解决的路径及优势对比

1. 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商标侵权纠纷主要是通过行政/刑事打击进行,执法机构均为MDT(国内贸易及消费人事务部),权利人发起投诉之后,若MDT认为有足够的证据,则会对目标场所采取突击行动。而突击行动之后,大部分案件可通过“行政罚款”的路径结案,少部分案件会进入刑事流程。除此之外,在马来西亚,律师函也是常见的维权手段之一,且拿到赔偿的成功几率高。在海关保护上,马来西亚无海关备案系统,故权利人极少采取该路径进行维权。

2.菲律宾

菲律宾的最佳维权途径是刑事打击,执法机关为NBI(国家调查局),打击流程和马来西亚大体一致,不同之处在于,NBI执法官员需要在行动前亲自了解侵权行为,到目标场所固定证据,方可采取后续行动。在固定证据后,NBI则向法院申请搜查令,法院签发后,NBI需在10天内对目标完成突击行动。除此之外,菲律宾亦可通过海关局,对有证据证明是进口到菲律宾的侵权产品进行突击检查,还可以追偿为目的向IPOPHL的法律事务局提起针对商标侵权的行政裁决,但前提是总损失不得少于约4000欧元。

3.越南

越南在中国的打击手段基本一致,都可以采用行政和刑事的手段。行政手段主要针对案值未达到刑案标准的目标,执法机关多为MMB(市场监管局),而刑事案件的执法机关则为当地警察(EP)。而越南的海关保护力度是东南亚国家中排名前二的,仅次于泰国,每年都有稳定数量的海关查扣。

 

 

第二部分:东南亚重点国家知识产权确权维权策略

  • 杨熠,罗思国际合伙人

 

一、商标被抢注的原因

商标抢注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它通常发生在一个商标在某个国家或地区尚未注册,但已经被第三方在该国家或地区注册的情况下。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原因:

  • 权利人商标布局的缺失和滞后

    企业可能没有及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商标布局,或者在某些关键市场缺乏商标注册,这为抢注者提供了机会。

  • 企业对商标权利维护的忽视

    企业可能更专注于产品开发、市场开拓和销售增长,而忽视了商标的注册和保护。在市场初期,由于销量小,企业可能认为商标注册的成本不值得,从而忽视了商标注册,这为商标抢注留下了隐患。

  • 抢注人的主观故意

    有些抢注者是出于故意,他们可能希望通过抢注商标来垄断市场,或者借助已有商标的声誉来获取不正当利益。在某些情况下,抢注者可能会恶意诉讼,或者要求高额的转让费用。

  • 当地的法制环境所处的发展阶段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和法律环境存在差异。在一些法制环境不够成熟或者商标法律程序复杂的国家,商标异议和维权的过程可能会非常漫长和复杂,这不仅增加了权利人的时间成本,也增加了维权的难度。

以泰国为例,商标异议程序可能持续两年以上,这无疑增加了权利人维权的时间成本和难度。此外,泰国的申请手续可能较为繁杂,需要递交公证的委托书等,这些要求可能会挫伤申请人的积极性,从而为商标抢注提供了机会。

 

二、主要应对策略

为了防止商标抢注,企业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 提前规划

    在全球范围内提前规划商标布局,确保在关键市场及时注册商标。

  • 持续监控

    通过商标监控服务,及时发现并应对可能的抢注行为。

  • 加强法律意识

    提高对商标法律的认识,了解不同国家的商标法律和程序。

  • 积极维权

    一旦发现商标抢注,应积极采取措施,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商标保护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需要企业持续的关注和投入。通过有效的商标管理和保护策略,企业可以减少商标抢注的风险,保护自己的品牌价值。

 

————————————

路盛主讲嘉宾

杨 敏

高级律师

路盛律师事务所

杨敏律师执业知识产权领域已超过二十年时间,她在中国、英国接受过法律教育, 对中国知识产权法律法规、政策及实务有着深刻而全面的了解。杨律师为众多国际性品牌提供专业知识产权服务,包括为跨国公司代理知识产权战略、知识产权布局和知识产权诉讼相关案件,涵盖各类商标、版权、专利、商业机密、商号、域名和不正当竞争等问题。杨敏律师曾办理多起有影响力的知识产权案件,代理案件曾被省级法院评为年度典型案例。

邮箱:myang@lushenglawyers.com

 

甘澄宇

律师

路盛律师事务所

甘澄宇律师的主要执业领域为知识产权,擅长争议解决,常驻广州。甘律师在知识产权争议解决领域拥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曾主办大量诉讼和行政投诉案件,涉及商标、著作权、专利侵权、不正当竞争纠纷等,其服务客户涵盖电子产品、互联网、化妆品、奢侈品、快消等领域,服务客户群体多为大型跨国公司。甘律师拥有丰富的涉外知识产权保护实践经验,其致力于为国内客户在海外开展知识产权维权行动,目前维权覆盖区域包括东南亚、非洲、中东等,已成功协调多起线下刑事案件。甘律师处理过数个新型的维权项目,包括提供打击网络黑灰产的全链条服务(线上监控、目标筛选及打击)、字号侵权项目、游戏领域的线上监控维权项目等,具备丰富的处理新型疑难法律项目的经验。

邮箱:ggan@lushenglawyers.com

 

罗思主讲嘉宾

杨  熠

合伙人

罗思国际 

杨熠律师是罗思商标业务负责人之一,至今已经积累了18年专业经验,位列于全球商标评论WTR全球推荐的1000位知识产权专业人士榜单之中。杨熠致力于为国际企业的商标授权确权、品牌保护提供策略建议以及为国内客户布局海外市场提供建议。她在商标授权确权领域具有非常丰富的经验,曾协助客户处理了上千件商标确权行政纠纷案件。杨熠曾在诸多贸易委员会和商业协会举办的活动中就中国知识产权领域发布主题演讲。

邮箱:ayang@rouse.com

 

————————————

课件申请(含两场课程)丨东南亚主要国家商标纠纷诉讼策略、东南亚重点国家知识产权确权维权策略

欢迎点击本链接申请本次培训课件。审核通过后,我们将在3-7个工作日内将课件发送至您的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