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保卫战:要案精析与前沿诉讼维权策略

路盛

2025/08/21

8月13日,受LCOUNCIL邀请,路盛律师事务所及战略合作伙伴罗思国际共同举办了主题为“品牌保卫战:要案精析与前沿诉讼维权策略——惩罚性赔偿、异地刑事打击、重点行业维权等难点突破”的线上研讨会。

如下为本次线上研讨会分享的要点,我们诚邀您一同回顾。

 

Q:作为权利人,应如何有效打击重复侵权行为

A:实践中重复侵权的情况时有发生,为更好地打击重复侵权行为,需要从预防和震慑两方面切实遏制侵权行为。首先,对于目标首次进行打击后尽可能要求对方签署《和解协议》或《承诺函》,让对方承诺停止侵权以及约定重复侵权的惩罚性赔偿金。其次,结案后对目标要定期监控,一旦发现侵权行为,要及时调查取证并提起诉讼,利用证据以及《和解协议》主张高额惩罚性赔偿金,利用法院的判决有效打击重复侵权目标,并有效震慑市场上其他的侵权人。

 

Q:在刑民交叉案件中,获得法院支持惩罚性赔偿请求的关键有哪几点

A:首先,要判断案件是否满足惩罚性赔偿的适用条件。刑民交叉案件中,侵权人侵害知识产权的主观恶意通常不难证明,刑事案件也会对侵权人的主观故意作出明确认定。难点主要在于证明侵权行为达到“情节严重”的标准。对此,需要结合刑事案件中的证据材料,综合分析侵权人的侵权手段、次数,侵权行为的持续时间、地域范围、规模、后果,侵权人在诉讼中的行为等因素,以证明情节严重。若存在司法解释中明确列明的情形,如重复侵权、以侵害知识产权为业、侵权获利巨大等,则被法院支持的可能性较大。

此外,充分的证据支持惩罚性赔偿金额的计算也能提高法院适用惩罚性赔偿的可能性。在刑民交叉案件中,应关注刑事案件对违法所得或销售金额的查明情况。尤其在侵权人侵犯多个权利人知识产权(如假冒多品牌商品)的情形下,应注意能否区分出与主张知识产权相关的数额。基于刑事案件对违法所得或销售金额的认定,可以主张以侵权人违法所得数额或者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作为计算基数。在刑事案件仅查明销售金额、未查明违法所得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提交同行业利润率或权利人产品利润率来计算侵权获利。

 

Q:关于品牌保护,除了针对品牌元素尽早保护、全面保护,还有什么其他建议吗

A:关于品牌保护,除“尽早、全类”注册品牌元素外,更要关注“品牌生命周期”这一常被忽视的第二战场。当产品已完成本地化生产,渠道密集、价格透明,假货因利润被压缩而相对收敛;真正的风险集中在“进口初期”。此阶段,商品外观、批次信息、溯源方式尚未被消费者熟知,官方渠道也有限,极易成为“信息盲区”。假货借此混入,甚至被误认为是“平行进口”正品,形成高发重灾区。不少集团手握多品牌矩阵,各品牌入华节奏不一,常因进口销量尚小而压缩维权预算。然而,正是在这一时期,假货以“高溢价、小批量”方式抢占心智,风险最大。因此,建议权利人将维权预算前置, 留足预算,提升对进口窗口期的风险级别,抢在假货之前把“正品标准”钉进消费者脑海,才是真正的先机。

 

Q:针对游戏类电子产品的品牌保护,权利人如何应对不同阶段侵权方式的更迭

A:以游戏手柄产品为例,我们经历了三个阶段。

阶段一:在最高版本的芯片被破解前,市面上首先出现仿冒其外观设计的手柄,部分产品落入客户专利权的保护范畴。此时权利人可针对外观专利的行为对侵权人进行大规模的打击。而由于此阶段侵权人警惕性低,权利人可采取正面调查的方式获取侵权证据,进而向市场监督管理局发起投诉。

阶段二:在大规模打击专利侵权后,市场上的同类侵权者变少,部分侵权人开始售卖假冒手柄的周边产品(如充电座、游戏耳机等),此时我们的维权策略是,根据侵权人的侵权情节,以商标侵权作为案由,综合运用行政和刑事手段进行打击。

阶段三:游戏手柄破解芯片问世,侵权范围扩大。此阶段,我们通过大量的测试购买,获取各种来源的游戏手柄样本,分析可能的破解芯片来源厂家和主要侵权者,最后锁定了破解芯片的来源,进而对其采取调查,并将破解技术反馈给客户,在了解破解原理的基础上,给客户提供全面的法律建议和打击策略。对于假货类的侵权,仍然以商标侵权为由进行打击,而对于使用第三方外壳但内核是破解芯片的手柄,则采取著作权侵权或不正当竞争的方式进行维权。

 

Q:是否可以分享一些近期办理的异地刑事打击的案例

A:案例一:2025年1月,我们在广州和惠州两地同时协调属地公安对目标进行刑事打击,完成了从上游生产厂家、加工点到下游网店仓库的全方位打击。本次案件是公安部新规出台前对于属地管辖的成功案例,通过属地的市场监督管理局以及公安局的联合执法,有效地摧毁了假货上下游生产销售的链条

案例二:2025年6月,在公安部新规出台后,我们协助佛山公安对居住于佛山、但侵权仓库位于广州的目标进行了刑事打击,在查扣大量假冒货物的同时,通过嫌疑人电脑和手机中的网店数据,将位于佛山的团伙和位于广州的仓库关联起来,是新规出台后一次成功的异地管辖实践经验。

 

————路盛嘉宾介绍————

侯娟娟

广州诉讼团队负责人 路盛律师事务所 

邮箱:ahou@lushenglawyers.com

 

甘澄宇

律师 路盛律师事务所

邮箱:ggan@lushenglawyers.com

 

何思嫄

律师 路盛律师事务所

邮箱: fhe2@lushenglawyers.com

 

刘健梅

律师 路盛律师事务所

邮箱:jliu5@lushenglawyers.com

 

————罗思嘉宾介绍————

李  岩

资深顾问 路盛律师事务所

邮箱:sli@rou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