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IP开发中的全链条版权保护与衍生品授权

路盛

2025/06/27

6月26-27日,第三届知产前沿泛娱乐论坛在上海圆满举办,聚焦“知识产权构建娱乐新业态”主题。本届论坛汇聚内容创作者、娱乐法专家、企业代表以及创新力量,共同探讨在日趋复杂的市场环境中,泛娱乐产业如何实现可持续的创新与增长。

路盛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主任、娱乐法业务和争议解决业务联席负责人王受邀出席,并在圆桌讨论环节中担任主持兼发言嘉宾,围绕“影视IP开发中的全链条版权保护与衍生品授权”主题与嘉宾展开深入探讨。

 

————圆桌论坛————

图二左起为:路盛上海分所主任王姗、斯平玛斯特中国区法务总监Polly Jiang、爱奇艺法务经理蔡忆辰、腾讯集团专家法律顾问谭乃文、北京百纳千成影视股份有限公司法务总监姜业宏

 

在圆桌讨论中,王姗律师与影视制作公司、平台方、玩具和娱乐公司的嘉宾代表进行了深入互动,探讨了影视作品开发中的全链条IP保护以及衍生品授权相关的难点和经验。

目前互联网新业态下,影视作品IP保护的主要痛点在于:1. 内容制作方在创作前期很难预知相关元素是否会发展成为热门IP;2. 在影视作品播出期间,视频网站侵权盗播泛滥,平台方面临“开播即侵权”的困境;3. 后期进行维权时,知名度及混淆证据取证困难,法院判赔过低,执行困难;4. 周边衍生品开发过程中,授权商违规情况频发。

王姗律师就此和嘉宾们开展了深入讨论,共同总结了以下几点建议:

1. 品牌方在前期创作开发时做好商标、版权、专利等全方位的IP布局,涵盖电影、电视剧中的视听作品、音乐作品以及影视角色形象等各类元素。在影视作品中应重视对可保护的、消费者可识别的元素进行长期的、一以贯之的继承和使用,努力发展“常青IP”,从而在前期未及时布局时能够寻求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六条的保护。同时,在与商业合作方的合同中应明确约定IP归属,以避免后期出现权属争议。

2. 在后期进行IP维权时,除了采取向平台方投诉、向侵权人发函等手段,可以考虑通过民事诉讼获得胜诉判决,同时,应考虑采用不同的权利基础,包括商标、版权、专利、竞争性权益等,以拓宽IP权利保护的边界。对于恶意侵权人,特别是长期、换壳重复侵权的,或是在影视作品及周边衍生品上全方位侵权、非法获利巨大的,可以制定相关政策加大打击力度,作为重点目标,获得高额判赔以更好地震慑其他侵权人。

3. 衍生品开发应实现对于影视作品的积极长尾效应。就衍生品授权问题,品牌方应在授权合同中与被授权方明确授权品类、授权期限,并约定在被授权方要开发新产品时需经过品牌方审核,以避免被授权方超品类、超授权经营的情况。若因被授权方的违规造成侵权,应由被授权方承担责任。此外,需要注意在衍生品开发过程中对AI等新工具的使用进行限制,适当地进行人工干预,以规避AI生成物的侵权风险。

 

————路盛展位————

路盛在大会现场精心设立了展台,全面展示路盛娱乐法业务,并与参会嘉宾围绕泛娱乐行业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心得与见解展开热烈交流。

 


申请行业报告

《中国影视行业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研究报告(2024)》

已在上影节期间正式上线电子版本

敬请扫码获取电子版全文

*本资料仅向企业人员发送,感谢理解